一、物种论述
蛏子是常见的食用型贝类,学名竹蛏,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、软体动物门、双壳纲、帘蛤目、竹蛏科软体动物的统称,常见的有大竹蛏、长竹蛏、弯竹蛏、直线竹蛏等,我国沿海地区普遍都有分布,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。
二、形态特征
蛏子贝壳长,质薄脆,两片合抱成竹筒状;壳表面光滑,无放射肋,被有一层发亮的黄褐色外皮;生长线明显;足部肌肉发达,前端尖,左右扁;水管短粗,具环节;末端有触手,表面有相间排列的黑色和白色条纹。
三、分布范围
蛏子是重要的经济型贝类,我国渤海、黄海、东海、南海等沿海地区均有分布,其中大陆以东南沿海地区产量最高,在台湾省则多产于中南部沿海地区,尤其是台中、云嘉一带的砂泥质海域最常见。
四、生活习性
1、环境:竹蛏在软泥滩上挖穴生活,洞穴的深度因季节不同而不同,最深可达40厘米以上。
2、食性:竹蛏是滤食动物,主要以藻类、浮游动物、桡足类、无节幼体、有机碎屑等为食。
3、繁殖:竹蛏是卵生动物,雌雄异体,二龄可达性成熟,繁殖期4~9月,繁殖盛期5~7月。
五、代表物种
1、长竹蛏:长竹蛏是常见的一种竹蛏,别称竹管蛏、笔管蛏、小辣蛏等,我国渤海、黄海、东海、南海沿海地区均有分布,喜生活于潮间带中下潮区至浅海的沙泥滩中。
2、大竹蛏:大竹蛏是常见的一种竹蛏,别称竹蛏、蛏子等,外形和长竹蛏非常相似,我国渤海、黄海、东海、南海沿海地区均有分布,在不少沿海地区已进行人工养殖。
3、直线竹蛏:直线竹蛏常见的一种竹蛏,别称竹蛏、蛏子等,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、广东、海南等地,常栖息在潮间带至潮下带60米、潮间带及浅海沙多泥少的海滩上。